23年,国产偶像剧女主角变成啥样了
近段时间热播的《司藤》,有“BG之光”之称,豆瓣开分7.6分,之后节节上升。
(注:BG即BoyandGirl,指正常的男女爱情)
此前有“资源咖”之称的景甜,也由这部剧圈得观众好感。
《司藤》的成功,司藤人设的别出心裁是根本的原因。
《司藤》剧照司藤可谓“司·人间富贵花·傲娇女王·人间清醒·嘴硬心软·藤”。
她还有绝美的长相与气质:细长柳叶眉、婀娜旗袍身、冷艳精致脸……
是近两年BG向偶像剧最有特色的女主角形象之一。
司藤红是有道理的,在国产偶像剧女主角的对比下,可以看得更鲜明。
1
年播出的柏原崇版《一吻定情》,在年引进国内后,半年内重播6次。
这是当时国内最短时间内重播次数最多的偶像剧作品。
年,张一白执导,李亚鹏、徐静蕾主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被视为大陆第一部青春偶像剧。
《将爱情进行到底》剧照只是,大陆偶像剧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
年代,叱咤大陆市场的是台湾偶像剧。
从年的《流星花园》开始,台湾电视剧进入“偶像剧黄金十年”,每年都推出不少风靡一时的偶像剧。
很多人都追过《薰衣草》()、《蔷薇之恋》()、《恶作剧之吻》()、《王子变青蛙》()、《放羊的星星》()、《命中注定我爱你》()等等。
《流星花园》剧照这段时间,大陆也出现不少效仿之作。
比如《红苹果乐园》()、《星梦缘》()、《像风一样离去》()等,但影响力都有限。
《红苹果乐园》剧照大陆偶像剧真正崛起,恐怕得追溯到年刘昊然、谭松韵《最好的我们》的热播。
大陆偶像剧在网剧时代找到了新生的方式。
《最好的我们》剧照年,《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大火,捧红了胡一天,也带动甜宠剧的创作。
从那时起,甜宠剧成为偶像剧常见形态,并很快泛滥成灾。
内容同质化,观众审美疲劳,此后每年推出的甜宠剧,真正有水花的没几部。
最近一部全民爆款偶像剧《亲爱的,热爱的》——距今已经两年了。
《亲爱的,热爱的》剧照从早前的台湾偶像剧,到时下的甜宠剧,都延续着“白马王子和灰姑娘”以及“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设定。
男主角都是高富帅,女主角都是灰姑娘,俩人不是冤家不聚头,一打就擦出情感火花。
传统的偶像剧,男女主角要经历重重磨难才能彼此靠近。
而今的甜宠剧,更强调“直给”,直接把糖撒到观众嘴里,不免有浓重的工业糖精味道。
无论是传统还是甜宠,女主角主要都是传统灰姑娘的延伸,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等待着一个完美男性来拯救与宠爱。
男女主角的感情范式,仍旧是“男强女弱”的。
2
年,台湾推出了一部老套中带有新意的偶像剧《败犬女王》。
男女主角的感情进展虽然没有太多新意,但它是社会上某一个群体生存状态的反映。
这一个群体就是“败犬”。
败犬一词是日语的引申词,其本意是“失败得如丧家之犬”,但此后,败犬成了适婚年龄却未婚的女性的戏称。
败犬一般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经济独立,热爱自由,享受恋爱本身,厌恶过多束缚……
台湾偶像剧的女主角终于不再是“灰姑娘”、“傻白甜”,而是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的精英女性。
杨谨华饰演的单无双,已经有大女主的风采。
《败犬女王》海报大陆的大女主,一开始主要在古装的大女主戏里出没。
但几乎每一部大女主戏里,女主角都会有相当丰富的感情经历。
剧中的感情线,多是以偶像剧的形式出现。
细究女性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大女主戏里的感情线,男性依旧是女性唯一的解药。
无论是芈月、楚乔还是周莹,她们兴是因为男人的宠幸,败是因为男人的误会或离去。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作为女性强人,她们的成长路径依旧离不开强大男性的教诲和庇佑,而不是一名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
女性的韬略和眼光、勇与谋、气势与格局,几乎都是服务于她与男主角的爱情。
这两三年来,古装大女主戏的创作趋于冷淡。
观众看过太多面目雷同的剧情,兴趣寥寥。
《大宋宫词》的扑街就是一个例证。
大女主依然在谈偶像剧式的恋爱,只不过如今她们主要在女性群像剧里谈。
去年的《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今年的《了不起的女孩》《流金岁月》《正青春》,都是女性群像剧。
女性群像里一定有一个或几个精英女性,但剧中的感情线游走在两个极端。
一个仍旧是偶像剧的套路,大女主与小奶狗谈一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恋爱。
《正青春》剧照另外一个极端是,把男性形象“渣男化”。
对爱情抱怀疑主义的态度,呼吁女性不必对一份感情抱有太大的期望,女性可靠的只有自己或姐妹。
所以,女性群像剧里“渣男”遍野。
《三十而已》里有“海王”,有不成熟的小奶狗,还有婚姻关系中的“暖渣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