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1到生活万岁,他们带着纪录

年初冬,任长箴去四川绵阳电视台给当地工作人员上了两三天的课,主题是“如何写好纪录片的解说词”。课程一结束,她立马赶回北京。天气骤然转凉,还夹杂着绵绵细雨,下飞机后,她回家添上棉袄,取上黑色衬衫,出门参加一场早已安排好的视频采访活动。

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的执行总导演,年夏,随着片子在国内的一炮走红,她从幕后走出,被大众所熟知,6年来,常常被各地电视台、高校或者纪录片培训班请去讲课。

这次,她和一起拍摄过《舌尖1》的老搭档程工,来到屏幕前,接受视频拍摄与采访,是为了宣传他们合作导演的第一部院线电影——《生活万岁》。

这部电影将镜头对准十五位普通人,冷静克制地记录下他们平凡生活里的艰辛与困窘、依靠与温存、期盼与坚强,挖掘出每个小人物在生活里微微发光的时刻。

鲜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也向来寡言的程工,这次对着镜头,聊了一个多小时。俩人的拍摄过程整整持续了五个小时,制片人张悦没有吃晚饭,全程在旁陪伴。

为了这部影片能顺利上映,并获得成功,所有人都在突破自己尽力做好每个环节。

01.任长箴:做墙上的苍蝇

年,程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拍一部观众看完后能静心好好思考自己当下的生活,从中看到生活盼头的纪录片。

“中国人在家人团聚过春节时,总是营造出一切都很美好的氛围。你看,过年了,就别生气了;过年了,就和和气气,能过去的就过去吧;过年了,妈,你放心,我特别好……”

但这种“好”是努力经营出来的表象,程工希望这部纪录片能扮演另一个春节的角色,让大家打心底里灿烂起来,放声大喊“生活万岁”。

他迅速联系任长箴一起讨论这个项目,任长箴于是开着车从北京城东边哐哐直奔北京城西边,程工的工作室。

“我和小工平常不会约着一起吃饭啊、见面什么的,我们所有的联系都是为了纪录片。”

程工带她去吃火锅、喝酒,热热闹闹。

直到晚上十点,任长箴提醒他:“我们得开始开会了。”他才想起正事,大伙儿又迅速恢复冷静,开始进入正题。

七年前,他们一起拍摄过一部名叫《生活万岁》的专题片,片子以对45个人物的采访与现实场景的交叉完成叙事。

和之前不同的是,现在这部片子打算采用“直接电影”的方式拍摄。“直接电影”的概念来源于纪录片,它上世纪6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被称为“做墙上的苍蝇”。这种方式强调摄影机作为旁观者的身份,不干涉、不影响拍摄事件的过程,只做静观默察式的记录,没有采访与解说,拒绝重演。

02.程工:找真正的石头当主角

接下来,他们开始寻找拍摄对象。

程工的设想里,这部纪录片的主角,身上得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得是“真正的石头”,是内里和外在都坚硬的石头,而不是空有石头的外表,里面却全是糟粕的人。真正的石头,遇到再恶劣的外部环境,也能坚强地活下去,给人力量。

任长箴希望观众对纪录片主人公产生共情,这需要展现主人公的困境,当观众和主人公的困境重叠时,才能代入感情,导演想要给观众传达的力量方能抵达。

主创团队们建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