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黑土地,黑土地我镌刻在黑土地上

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大年三十,我在黄海之滨的青岛,想起了黑龙江畔同江市的老朋友们,想起了自己难忘的记者生涯。

上个世纪的年代至年代,青春年少的我在黑龙江省同江市电视台担任记者。那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思维活跃,见贤思齐,自己把激情全部投入到新闻事业当中,就像蜜蜂在百花园中辛勤地采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江电视台在黑龙江电视台连续三年新闻发稿量位居全省基层电视台首位,我自己也荣获了地市级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如今,30多年了,回忆起那段时光依然振奋不已。

陈大娘

同江市清河乡东河村,是我的采访基地。

村党支部书记老李,是我的老朋友也是采访对象。记得那是年春天,我再次来到东河村采访。我要采访的是佳木斯驻村工作队为百姓办实事的事迹,工作队的三名同志来自佳木斯团市委,农业局和财政局,他们为村里引进了项目,解决了学校的图书馆用书,深受乡亲们爱戴。队员们住在军属陈大娘家,于是在采访的时候我也住在了陈大娘家。

陈大娘干净利落,儿子在沈阳军区某部服役。我住进大娘家后,和工作队的队员一起,商量帮扶的新措,帮助大娘作家务,很快就像一家人一样。

早晨,我早早地起床,拿起扫帚,帮助大娘打扫院子,还拿起铁锨,帮着收拾自留地,住了一周,忙活了一周,乐的大娘合不上嘴。

我离开大娘家时,一本采访本记得满满的,自己的思想也在和乡亲们的近距离采访中丰厚着。

一个礼拜后,我带着一块面板风尘仆仆地回到东河村。在陈大娘家包饺子时,我发现大娘家的面板不仅小而且裂开了缝隙,直洒面粉。于是,我回到市里后,到一家木器厂花钱做了一块面板送给陈大娘。

就这样,我和陈大娘一家成了“亲戚”,在同江市工作时,每年我都会将大娘接到家里住上几天,大娘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董大叔

董大叔,叫董青山,是同江市秀山乡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董大叔忠厚,善良,为民,他用自己家的积蓄为村民修建道路,把自己家承包田收获的粮食送给困难户的事迹受到人们的夸奖和赞扬。我据此采写了通讯《董大叔的“为民路”和“利民田”》刊登在佳木斯日报的头版头条。黑龙江省委刊物《党的生活》也刊文介绍董大叔的事迹。

就这样,我和董大叔成了好朋友。

每年,我都要到董大叔家住上些日子,一来近距离学习大叔的品德,二来向大叔学习爱民思想,三是学习做农活。

我发现,大叔时时刻刻都把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事事想在前,干在前。承包田刚开镰,他就外出联系粮食销路;天还没冷,就把煤炭送到五保户的家中。当村支书,他把有限的工资都献出来了,给了村小学,给了困难户家上大学的孩子。

大叔是有名的庄稼把式,我跟着他学会了小麦,大豆,烤烟等种植技术,学会了大田管理,观看气象。至于驾驶75马力的拖拉机翻地,起垄都不在话下。在大叔的熏陶下,我掌握了不少农业知识,为搞好“三农”报道奠定了基础。

每次回同江,我都会到大叔家看看,我们父子般的亲情成为一段佳话。

吴大姐

吴大姐叫吴彩云,赫哲族,是我的同事周道义大哥的爱人。

大姐是赫哲族人的骄傲,能写会画,被称为才女。

我是通过大姐认识赫哲族的。大姐向我讲述赫哲族的发展史,讲述赫哲族的风土民情,使我对这个勤劳善良勇敢的民族产生了敬意。

大姐陪着我们这些记者来到街津口赫哲族乡采访。她的父亲就是赫哲族渔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大姐的父亲家,我见到了鱼皮衣,听到了伊玛堪,学会了萨满舞,同时我也开始研究赫哲族。

一年四季,我都会安排时间去街津口赫哲族乡采访,就这样,我和赫哲族人成了朋友,对这个民族充满了深情。在研究赫哲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大姐都会认真解答,并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给我共享。在大姐的帮助下,我的赫哲族研究和以赫哲族为题材的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取得了成效。

我撰写的关于《赫哲族经济发展研究》等方面的论文被黑龙江民族研究等刊物刊载。

我创作的散文《迷人的赫哲族渔乡》,在黑龙江省散文摄影大奖赛上获得了一等奖。《捕鳇记》等文章在人民日报,民族画报等报刊上刊载。

这些成绩的取得,渗透着大姐的心血……

回想起来,在自己做记者的三年间里,因为自己始终生活工作在父老乡亲们之中,用笔和镜头为人民而歌,自己受益匪浅。这三年,是自己人生进步最大的三年。三年间,先记者,后新闻部主任,再就是总编室主任,电视台副台长……

记者要为人民而歌,要为时代而歌,要为祖国而歌!这是我当记者三年经历的体会和收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