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直播软件集体阵亡,山寨机顶盒也将成为

#三分钟讲科普#千万级别的产业缩减到了百万级别

智能电视机,由于连接的是网络信号,而且其搭载系统又跟安卓“沾亲带故”,所以本质上它就类似于是大号版的智能手机。

虽然早有各类规定,不允许智能电视机随意装载应用,但是像电视家这类直播软件,还是能透过技术被应用到电视上的。

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不收费,只要懂得相应的操作,就能简单的装到电视机里。也正因为如此,该类软件积累的用户基数越来越多,相对而言也比较高调。

对比之下,山寨版的电视机盒子就低调了许多。尤其是广电部门提出硬性的规定后,一些商家为了规避风险,就做起了电视机盒子的生意。

当然,这类商家同样没有接入信号和节目的资质,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山寨版的,本质上和盗版的电视直播软件一样。

区别在于,电视机盒子是实体销售的,不像一款软件能迅速通过网络传播,所以起初它的传播面有限。

至于这类产品是如何提供服务的,其实也不复杂。他们先是回收正规的IPTV盒子,而后再将自己的系统刷入盒子里,有些商家还把一些破解版的直播软件也刷入盒子里,通过一番改头换面的操作,他们再将电视机盒子重新推入市场。

按照一些商家的宣称,他们的产品售价低廉,不需要按月缴纳入网费,接收的直播节目可以多大个。

可实际上来看,它本质上也就是一个破解版的软硬件系统,所以相关的直播服务会经常出问题。而且有的产品虽然宣称免费,可实际上当消费者使用的时候,同样需要购买会员服务。

这些都还不是重点,关键的问题是,作为一种盗版的硬件入网系统,由于不存在监管,商家可以随意往里面刷入软件。

5月份就有报导指,市面流行的山寨电视机盒子,有多个产品被预先刷入了恶意软件。用户在入网使用的时候,要么会看诈骗广告,要么自家的电视机就成了肉鸡,被幕后操纵者占用了网络宽带。

所以,图便宜使用该类产品,肯定是问题多多。但在其刚流行开来的年,市面上的销量一度还是达到了万台。

此后随着监管的收紧,销量开始持续下跌。到今年10月份,广电部门下发新的通知,要求各电视机生产商,以及各类广播电视机构,不能给该类产品提供接入服务和节目信号。

今年的数据显示,各类山寨版的电视机盒子,网上的销量只有万台,连同线下全渠道的销量只有50万台左右。相比于高峰时期的千万级别销量,山寨电视机盒子最终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

相关治理早已展开

公众觉得电视家关停很突然,可实际上,针对第三方直播软件的治理早已展开。盗播节目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媒体此前报道过的“套娃收费”。

所谓套娃收费就是层层收费,只要是接触过智能电视机的群体,想必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消费者购买了某软件的会员服务,本想着接下来能全部免费使用,可实际上多数节目还是需要单独付费才能观看。有些消费者继续开通服务后,又会发现即便是付费类的节目中,还有单个的节目又需要额外付费。

层层付费就像套娃一样,简直没完没了。包括此次停止了服务的电视家,就存在类似的情况。广西的一个消费者此前就向媒体表示,使用电视家购买了会员,购买当天可以使用,第二天大量的节目就变成二次收费了。

除了套娃收费外,哪怕是一些正版的直播软件,在收取了会员费用后,也会存在二次收费,或者是因为软件版本不同的因素,不能在电视机上使用。

收费是一方面,智能电视机开机广告时间越来越长,开机后各界面广告弹出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上述相关乱象,近几年是愈演愈烈。归根结底是电视网络传送服务领域的蛋糕太大了。

以套娃收费来说,传统的电视机,接上信号看节目就行。智能电视机参与的主体太多,从设备的制造,到网络信号的接入,再到电视节目的提供方,各个节点都想分一杯羹,层层收费的现象也就出现了。

至于广告主,通过软硬件的接入形式,无孔不入的跟各个节点的服务方展开合作,他们反倒成了最大的受益方。

从8月份开始,广电部门就开始联合多个部门,正式开启了对套娃收费等一系列问题的治理。

按照规定,截止到今年底,要将智能电视机领域的收费包压缩到40%以内,同时各类收费项目要明确,不再像过去那样不透明。到明年,所有电视机运营和收费要彻底规范化。

最后一步,是到明年年底,建立起各电视运营服务体系的长效管理机制,防止此前的一系列问题反弹。

数据显示,截至到本月初,全国1.29亿的电视机终端完成了整改,收费包的压缩达到了50%以上。超过八成以上的电视机终端,可以开机就能看直播节目。此外,电视机盒子的开机时长加上广告在内,都压缩到了5秒以内。

治理已初见成效,而且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像电视家这样的第三方直播软件,最终也就没有出路了。

但是,解决看电视的问题,这实际上还不算完。

看个电视为何越来越难了

曾几何时,打开电视机就能看节目,这是众多后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可如今呢,虽然电视机越来越智能,接收的信号也越来越清晰,可年轻人却发现,打开电视机后,手里握着遥控器,却不懂得如何操作了。

智能电视越来越复杂,或者说越来越不智能,成为近年来人们吐槽的重点。复杂的操作界面,不要说年轻人看不懂,老年人更是束手无策。归根结底,是提供电视节目的各个服务方,跟大众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大众的想法跟过去一样,打开电视看直播节目,即便是看点播节目,操作也应该更便捷化。

然而各个节点服务方的想法,他们想的是如何利用电视终端设备盈利。而且正是因为提供服务的节点多了,利益主体也更加复杂多元,你塞进一项服务,他塞进一个操作模式,就一台电视机,被多种利益主体割裂的面目全非。

最终,大众也就越来越看不懂电视机的本来面目了。

结语

智能电视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它能提供的服务相比于传统的电视确实外延了。但是这些外延的技术和服务,本来应该是围绕看电视的人运转的,现在却更多的在围绕盈利者运转。

收费不清晰,操作越来越复杂,也难怪大量的年轻人早已抛弃了电视机。而对于看电视机的群体来说,他们也只能被动的接收这种模式。

如今,第三方的直播软件和山寨设备是被治理了,但公众更想看到的是,未来的电视机能真正恢复成它本来的样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8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