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耳听不虚,广播眼见为实媒体融合深

北京看青春痘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

电视可以听,广播可以看。广播电视的“看”和“听”,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正打破原有界定。

作者:而歌

日前,最新一季的《经典咏流传》上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平台云听。从视频到音频,节目进行了适度调整:既有整期节目的完整版,也有细致的拆分,拆分内容里,有经典传唱人的曲目+访谈,也有康震对每一首诗词的精彩介绍。

云听平台的《经典咏流传》,让节目传播产生新“跑道”,适用场景随之增加,截至目前,该系列节目播放量已破百万。

对内容广域传播的需求,促使媒介交互持续推进,“听电视”成为音频平台标配。

不止《经典咏流传》,云听中的“听电视”板块,可以收听许多电视节目,包括但不限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频道播出的新闻资讯、文化节目、影视剧、纪录片等,连《主播说联播》这样的短视频栏目,也有音频专栏。

“听电视”板块中音频化的电视节目,均重新进行了“加工”。内容上,单集内容相对完整、独立,各集关联度不高,收听不受顺序限制;时长上,适应碎片化,体现短平快;播放上,可正常速度,亦可倍速播放;功能上,选择性、伴随性更强。

来“听”一场《中国诗词大会》。一期节目转化为音频后,由15个独立单元构成,包括1段完整版、14段拆分内容,包括嘉宾解读、诗词小剧场、千人千问、民间有高人、有无飞花令等,听众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自己向往的诗词世界。

除了节目基础上的拆条加工,“量身定制”的衍生节目也不断出现。

《国家宝藏》热播后,节目携手总台央广文艺之声、云听推出音频节目《国家宝藏·挖藕季》,每期邀请一位专家,围绕一个文博领域,对话、讲解、复盘,内容扎实有力度。《国家宝藏·展演季》热播后,节目又上线音频版《国家宝藏精编版》,由“国宝守护人”通过3分钟的精彩讲述,带听众回顾“国之重器”的“前世今生”,短、巧、有料。

在喜马拉雅、蜻蜓等音频平台上,均有可收听的电视剧集、综艺节目。其中,由总台央视综艺频道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文化类节目《一堂好课》,在喜马拉雅播放量已经破亿。

电视内容转化音频“进军”耳朵,重“听觉维度”的广播节目,也将可视化进行得如火如荼。

北京广播电视台多个广播频率一直在进行可视化实践,其中,青年广播推出过多档可视化广播节目,比如聚焦热点话题与新鲜事物的《KTV》《直播夜》等深受年轻受众喜爱,大家不仅可以收看直播,还可以在评论区与主持人互动。

《直播夜》推出深耕青年人旅游类节目《亲爱的旅行》

年进博会期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升级“进宝FM”4.0版,6大频率(上海新闻广播、长三角之声、上海交通广播、第一财经广播、五星体育广播、上海戏曲广播)联合阿基米德传媒打造专属网络电台,广播、电视、融媒体矩阵多平台协同推出专属视频直播流。通过音频流和视频流的独立直播样态,叠加传播影响力,视频化内容比重显著增加,均衡兼顾广播端和网端受众需求。

“进宝FM”推出的短视频产品

如今,有“看点”的可视化广播节目越来越多。成都广播电视台的《法治大讲堂》采用“电台广播+网络直播+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