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柳云龙赋予角色,血肉丰满真实可信
柳云龙自导自演的电视剧《风筝》,它的题材现在公认的说法是谍战剧,但这部大家公认的谍战剧,只不过是披着谍战的外衣,而在探讨关于信仰这一深刻的命题。
《风筝》前19集讲述的郑耀先的故事,其实都是为周志乾的出场在做层层的铺垫。郑耀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他在不辞辛劳地播下各种宿命的种子,然后摇身一变为周志乾,来遭遇抑或是收获他的前身郑耀先所给他埋下无数宿命的种子,在早已葳蕤茁壮成宿命森林里的周志乾,用郑耀先的前身注定来遭遇这一切。
周志乾处理自己宿命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就是信仰;能让周志乾战胜兄弟义、儿女情的勇气,它叫使命。是信仰加使命,让周志乾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之痛,从而以钢铁意志、磐石信念走向自己生命的尽头,以无愧于心、无愧于国家与人民,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庄重的敬礼中给党与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给自己传奇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柳云龙自导自演的《风筝》,他已经不再把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作为《风筝》最强大的硬核,柳云龙胸有成竹的借助这个类似于捉迷藏一样的故事:风筝想要找出自己做梦都想找到的影子;影子也是念念不忘时时提醒自己揪出风筝,在这一来二去捉迷藏一样斗智斗勇的大脑风暴剧情中,柳云龙却在不动声色中羚羊挂角的融入了他深沉而独特的思考,关于信仰,关于宿命,关于使命,关于对历史的反思与有价值的审视。
《风筝》中那些令人动容动心的画面,基本都是人性与信仰、理性与感性在激烈碰撞,无情交锋,必须二选一的选择而不可鱼与熊掌兼得的时候,在这种常人看来是泯灭人性,在剧情人物身上却显得那么深陷其中无力自拔的宿命感的必然,而这无奈又不得不使然的痛苦与无可选择避无可避,正如一粒石子把信仰衬托成珠峰般高不可仰。
我们看《风筝》里那些感动到泪水涟涟,五味杂陈的画面,仔细分析来这都是必然的结局,就像死是生的必然,是生的宿命,世人都是向死而生的,为什么我们只会欢庆生的喜悦而这么厌弃憎恶死的必然与人生必去的归宿呢?
有人对周志乾用兄弟的信任,把宫庶给活捉感到不可思议;有人对周志乾费尽心思的破译了宋孝安离开行程的密电,从而让宋孝安被周志乾“出卖”了,宋孝安还感谢老天待他不薄,临死前还能见了六哥一面……有人大声疾呼:周志乾,你良心何在?兄弟之间的信任与情义就是这样被利用,被出卖的吗?
关于这个问题,某些人的确是拿着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无名英雄的价值观,就像柳云龙说过,大意是,现代人不要用你们的价值观去揣测前人的价值观。周志乾活捉宫庶,引出易容欲逃走的宋孝安,都是周志乾的使命所在,信仰所在。某些人之所以痛恨周志乾“出卖”兄弟,则完全是剥离了周志乾的灵魂,而单纯从动物属性的人上去单纯无暇的考虑这个问题。
在《风筝》中,不论是周志乾还是韩冰,这一对生死对头,他们这对相爱相杀的男女,要不是各自背负着自己的使命,各自有注定的宿命,他们会不会两情相悦,郎有情妾有意百年好合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周志乾与韩冰不是冤家对头,那么他们的人生就基本没有交集的可能,更不会有相遇相知,在患难中两颗心靠近,在苦难中二人有携手终老的美好愿望。周志乾与韩冰相识相爱,正是因为他们是注定的冤家对头;他们二人的相携到老最终成为南柯一梦也是因为阵营不同、信仰不同所导致的命中注定。
对于像郑耀先这样的无名英雄,在和平年代最容易被遗忘,在荣耀的英雄纪念碑上不会有他们的名字,在口耳相传的民众间根本不会成为光荣自豪的被提起,他们只能存在于有良心的影视剧的某一位角色身上,得以鲜活。所以,柳云龙导演赋予他们作为人的真实可信,不随意拔高无限高大上他们,他们也有凡人该有的嬉笑怒骂,也有凡人该有的恐惧与犹豫,他们也有凡人不具备的常人不所能及,常人所不能理解,故而成全了他们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艺术生命再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