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主场40年前的黑白电视机,见证时
透过明亮的窗户,一缕和煦的阳光洒进屋内,一阵阵带着梅花香味的微风吹来,让人感觉舒适而温馨。客厅内,65英寸的液晶电视上,高清直播着中国体育健儿在冬季奥运会上奋勇拼搏的画面。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让国人振奋。我们一家人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欢快地欣赏电视节目。此情此景,不禁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四十年前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六月的一个夜晚,火球似的太阳终于落到了西山下,被炎炎赤日烤过的大地还散发着阵阵热浪。随着夜幕降临,满天星斗像无数银珠,镶嵌在深黑色的天际,银河像一条淡淡发光的白带,横跨繁星密布的天空。刚忙完“双抢”的农民,吃过晚饭,纷纷从屋里搬出竹床到门前晒坪上乘凉。因为那时很少有人能买得起电风扇,一般晚上都在露天乘凉而缓解燥热。有电视机的人家,从家里搬出一张四方小桌,拉上一截电线,把电视机放在小桌上看电视。我们一家也晚饭后洗完澡,把家里的竹床搬到家门口,摇鼓着蒲扇在竹床上乘凉。离我家约米处,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他家刚娶了媳妇,陪嫁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他房屋台子高,透过夜色,从我们乘凉的地方可看见他门前正在放着电视节目,似乎音量调得很大,隐约能听见战斗片中的枪炮声。刚满三岁的儿子被那里电视传来的枪声吸引了,吵着要去那家看电视。得到我的应允后,儿子屁颠屁颠地向王家跑去。刚去了不久,儿子就沮丧地回来了。我问他:“儿子,怎么没看电视呢?”儿子稚嫩的脸上挂着泪珠,哭丧着脸说:“他们不要我看,把我赶回来了。”看到儿子那可怜和失望的样子,我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啥滋味。图片来源:红网时刻那时,我国还没有打开改革开放的大门,农村劳动力有力无处用,打工无门,只好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几亩田过日子。一般户都经济条件差,家里有电视机,有单车,有手表的就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了。这些人不是有门手艺就是家里有拿固定工资吃“国家粮”的人。那时虽已联产到户,但分到户的面积并不多。我一家四口不足5亩田。为了多产粮食,普遍推广双季稻种植。收了早稻要先到粮站把公粮交清,剩下的仅剩口粮了。产量不高的,甚至口粮都成问题。收了晚稻,留下口粮,余粮也所剩无几了。所以说靠种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家庭想购置电器是一件很奢望的事。其实,不仅是儿子爱看电视,我们大人也渴望有台电视机。那时没有手机玩,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看电影。只要知道公社电影队下到哪个大队放电影,吃了晚饭大人小孩就成群结队跑去看电影,有时看场电影要跑十几里路,晚上零点左右才回到家不但不觉累,反而很快乐。图片来源:红网时刻儿子年纪虽小,但看电视被人家赶回来受了委屈心里很难受。他拉着我的手说:“爸爸,我想看电视,我们家也买台电视机吧?”看到儿子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沉思了很久没有做声。说买吧,家里刚起了几间土坯房,花了二千余元,还欠了债。不买吧,看到儿子那渴望和失望的样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跟老婆一商量,不管怎样,决定购置一台黑白电视机,既圆儿子的电视梦,也争口气。一打听,买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需要元,可家里仅有多元,还差元的缺口,怎么办?按当时的粮食价格,要斤粮食才可换元。早稻没余粮,晚稻刚插下去,要三四个月才可收割,钱从哪里来?不可能把一家人的口粮卖了去买电视机吧?俩口子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找熟人去赊元账,等晚稻收割后卖了粮食再还上。正好我隔壁不远一姓傅的大叔有个好朋友在镇上开电器店,就想找他去帮忙。我找到傅大叔说明我的想法,并信誓旦旦地向傅大叔承诺,保证不会让他为难。傅大叔是个热心人,也相信我的人品,很爽快地答应给我帮这个忙。次日,他赶早到镇上跟朋友一说,朋友同意给我赊一台电视机,要我先出元现钱,其余元打欠条,由傅大叔签字担保,待晚稻收割后还上。我喜出望外,随及揣着家里仅有的元现金,同傅大叔一起到镇上他朋友那办完手续后背回了一台“飞跃”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图片来源:红网时刻当晚,一家人都沉浸在有新电视机看的喜悦中,都不想睡,三岁的儿子更是没有睡意,就等来电了看电视。因为那时农村的电很不正常,时常晚上十点甚至十一点才来电。晚上十点三十分左右,久违的电灯泡终于亮堂起来,儿子高兴地叫道:爸爸,来电啦!来电啦!快放电视啊!我急忙把早已放到抽屉上的电视机插上电源,打开电视开关,电视响了,但画面上很多雪花点,而且噪音很大,那时无室外天线,更没有有线。调试电视清晰度就靠配在电视机上头的两根可收缩的铝杆,把铝杆拉出来,然后旋转铝杆的方向调试清晰度。我按照说明书调了一会,雪花点没有了,然后搜台,调了几个台,可能是因为钱粮湖离我们较近的缘故,只有“钱粮湖电视台”最清晰,正播放电影《英雄儿女》,讲的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王成的英雄事迹。一家人津津有味地看到零点时分,电视台歇台出现“晚安”字样才依依不舍地睡去。从此,这台黑白电视机成了我们家里唯一的电器和娱乐工具。那时钱粮湖电视台刚开播不久,节目也丰富多彩。有钱粮湖新闻,有转播中央台和其他电视台的节目。还开辟了“点歌台”栏目。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部黑白电视机,给我家带来了欢乐,也充实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家也趁着改革的东风,条件逐渐好起来。后来彩电替代了这台“服役”多年的黑白电视机。款式也从台式到挂式,大小从20几英寸到50~60英寸。网络信号也越来越强,节目琳琅满目,一家人尽享着高清电视带来的乐趣。那台在艰难岁月里给我家带来欢乐的“功臣”——14英寸黑白电视机,我舍不得丢掉,一直保存在这里。它见证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记录着时代变迁的历史,时常勾起我那段难忘的记忆。
上一篇文章: 从几千到上万好坏电视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