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新冠病毒出现致病性突变,双语环境

李兰娟团队:新冠病毒已出现可影响致病性的突变,有19个为全新突变

根据《中国科学报》报道,4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布了名为题为“patient-derivedmutationsimpactpathogenicityofSARS-CoV-2”)”的研究。该论文指出,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能够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它的变异和多样性或被大大低估;不同变异毒株在细胞病变效应和病毒载量方面差异可达倍。此外,检测到33个突变,其中19个是首次发现的新突变。

诺华公司将开展羟氯喹随机临床双盲对照试验

当地时间本周一,制药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表示,为了确定羟氯喹的疗效,将进行人的随机临床双盲对照试验。据悉,这项研究将于接下来的几周内在美国的十几个地点开始进行。患者被分为羟氯喹、羟氯喹+阿奇霉素、安慰剂三组,安慰剂组以外的患者每天将分3次接受每次mg的羟氯喹给药。蔡表示,研究保证给药剂量足够高,从而使其可能具有抗病毒效果,但同时不会引起过多的副作用。

COVID-19疫苗新候选:低剂量PIV5可让小鼠完全免疫MERS

爱荷华大学和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可以完全保护小鼠免受致命剂量的MERS侵害的一种疫苗,使用一种无害的病毒将MERS冠状病毒蛋白传递到细胞中以产生免疫反应,有望为开发针对其他冠状病毒疾病(包括COVID-19)的疫苗提供助益。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4月7日的《mBio》杂志上。

牛津大学新冠疫苗研究人员称康复患者可能再次感染COVID-19

牛津大学教授SarahGilbert表示,如果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将来很可能会再次被感染。这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发生,但往后存在可能。目前还不清楚感染诱导的免疫力能持续多久,但这位教授推测至少要好几年。如果事实证明这一推测是准确的,那么COVID-19的幸存者应该会对这种疾病产生免疫力,直到疫苗的广泛出现。

漏洞百出!美科学家驳斥“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

据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报道,美国政府正在开展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调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称,美国官员和情报机构日益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汉一实验室的可能,并称研制目的并非是生化武器,而是为了彰显中国在应对病毒的能力已不逊色于美国。然而,众多科学研究者相继指出了这一判断的不实和漏洞,并通过最新研究进一步强调了该病毒起源于自然。该研究最终结果刊登于美国《自然科学》杂志。

首次证实男性排毒时间比女性更长,睾丸或成新冠病毒“蓄水池”

但4月17日发表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了男女在感染COVID-19严重性方面的差异原因。该研究由蒙蒂菲奥里卫生系统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人员发现,COVID-19严重程度的性别差异可能在于,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排毒时间更长,并且睾丸是人体内ACE2表达最高的区域之一。

研究发现:服用维D补充剂可将胸部感染新冠病毒风险降低50%

在由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进行的研究中证实了维D对对抗新冠病毒的有效性。他们发现,在服用维D补充剂的人群中,胸部受感染的风险降低了50%,而在维D含量较低的老年人中这一作用尤其明显。

潜在新疗法!羊驼血液中独特的纳米抗体或有助于对抗新冠病毒

比利时弗拉姆斯生物技术研究所(VlaamsInstituteforBio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爆发期间,骆驼科动物(camelids)血液中的分子可能作为有用的“疗法”。这些抗体在过去已被证明对诸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病毒有效。根据这项研究,抗体的小尺寸使它们能够更有效地瞄准微观病毒。这就是所谓的纳米抗体技术。

广州八院又一项研究证实:HIV和抗流感药物不是新冠肺炎“灵丹妙药

根据广州八院最新出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此前曾被认为对于治疗新冠肺炎有效的HIV药物洛必那韦/利托那韦(LPV/r)和抗流感病毒药物阿比朵尔,均没能改善轻、中度患者的临床结果。研究结果发表在了CellPress出版的新医学刊物《医学》上。

研人员研究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应对全球变暖下粮食安全挑战

国际植物生物学知名期刊NaturePlants21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房庆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增加植物细胞核源D1合成途径显著增强植物的高温抗性,光合作用效率,二氧化碳同化速率,生物量和产量;从为植物细胞增加一条全新的D1合成途径并显著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角度而言,这一原始创新性的发现对应对全球变暖下粮食安全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传输机理揭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课题组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了一种奇特的非周期性结构,该结构尽管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却能对锂离子的传输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成为除了晶界、点缺陷以外的又一类需要受到固态锂电池研究者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7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